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 众筹 > 众筹政策

两会代表委员们眼中的互联网金融是怎样的?

2015-03-16 00:00:00 来源:客商网 作者:高杨 加入收藏

【摘要】【内容摘要】两会闭幕在即,而在《政府工作报告》及代表、委员的提案中,互联网金融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词汇。

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关键词4:征信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梅兴保提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息征集和共享制度,实现信用数据库向民营金融机构开放,帮助民营金融机构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和认证,防范金融风险。帮助民营金融机构夯实信息科技基础,做好规划布局。引导小微金融机构建立流动性互助系统,满足其流动性调剂需求。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解读:由于部门对信息的分割和垄断,以及区域性信息的封锁,已有征信资料没能实现共享共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征信系统发挥作用。民营金融机构更受制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搜寻成本过高使其很难真正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自身发展也受到制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建立P2P网贷信用评级体系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总经理郑杰认为,目前,P2P行业乱象丛生、暗流涌动,这说明P2P公司正面临一系列问题与风险。首先,金融监管不到位,总体上对P2P的管控相对缺失。其次,流动性及准备金有问题。再次,担保及其关联有问题。另外,信息披露及信息安全问题、征信问题也很突出。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解读:尽快推动建立P2P网贷信用评级体系,将电信运营商用户数据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可以扩大征信人群范围,提高征信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同时,应该明确监管思路和监管内容,建立统一的行业准入机制,规范行业运行机制,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征信应尊重网民隐私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中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建议建立互联网征信规范,保护网民隐私。张近东认为,鉴于互联网征信的敏感性,普通网民的日常隐私与合法权益也应有一套相应的体系来保护。有关部门应牵头制定信用评级标准,并加强数据库安全建设,使网民享有对个人信息数据的知情权和选择权。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解读:互联网征信要严格区分公共信息和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妥善处理好信息公开与依法保护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信息安全的关系,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信息共享、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分必要。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在高等学校设立征信学科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人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表示,征信学科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培养征信专门人才,推动征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张静同样指出,现有征信从业人员大多是从金融、法律等专业转型而来,专业性不强,影响或阻碍了我国征信业健康持续发展。杨子强和张静同时建议:在高等学校设立征信学科。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解读:征信学科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强大的教研力量,而畅通的人才就业渠道则是征信学科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使征信成为一门具有吸引力的热门学科,才可能培养出更多专业征信人才,实现我国征信业的长足进步。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征信立法迫在眉睫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工行云南省分行行长许海提交的关于尽快制定《征信管理法》的建议中提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征信建设条块分割、各地信用规章不统一等。从目前我国征信业发展的态势看,徐海建议应尽快制定基于信用信息交换、确保信息安全、对征信机构监管以及征信业务延展的征信业管理规范。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解读:立法才能规范,规范才能发展。要依法严格市场准入,监督和管理信用服务机构,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维护市场秩序,防止非法采集和滥用信用信息,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服务市场健康发展。9A1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客商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客商网   [责任编辑:高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客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客商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独家策划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400-777-8188 010-57955515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客商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23 京ICP备16002234号-2[!--temp.cnzz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