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制实施以来,借助去年一轮冲击5000点的牛市,去年证券类私募行业终于迎来爆发式增长。来自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已备案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达10563家,证券类私募基金13355只,管理资产规模达17031亿元,近去年底的3.5倍。
借助2014年底以来的牛市东风,阳光私募中“百亿阵营”也迎来大扩容。格上理财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管理规模过百亿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已达22家,其中,淡水泉投资、星石投资、和聚投资等15家为2015年新晋百亿级私募。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6月中旬股市深幅调整杀下,原点投资、混沌投资等部分私募规模大幅缩水,百亿级证券类私募管理人数量也相较于年中的28家有所减少。同时,阳光私募行业“二八分化”加剧,2%的机构管理规模占全行业30%。
在调研了2637家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后,格上理财研究中心发现,管理规模在10亿以下的占比最高,约占证券类私募管理人总数的84%,而其管理规模仅约占行业的15%;管理规模在100亿以上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仅占1.96%,但其管理规模已超过行业的30%。
业内人士认为,管理规模无法突破百亿关口是大多数私募面临的发展难题,即使是老牌私募,也大多一筹莫展。格上理财数据显示,成立满一年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超过6000家,近1300家成立5年以上,但截至2014年底,管理规模破百亿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仅7家,去年刚刚增至22家。
其中,景林资产、淡水泉投资等7家证券类私募管理人的管理规模去年年内增长超百亿,格上相关分析师称,其规模壮大的发展路径主要分为四类,即平台化发展、发挥明星基金经理效应、借力机构投资者、以及依赖基金经理综合能力。
此外,有些采用特殊策略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同样能够做到规模的快速扩张,如百亿级私募中的恒泰华盛、东源投资、瑞华投资,均以定增基金为主。定增基金在近两年迎爆发式发展,尤其是去年上半年一度是市场的香饽饽;再者,定增基金对规模有较高要求,单只产品动辄亿元,规模扩张也是水到渠成。
实际上,无论采用何种扩张路径,投资策略的成熟、团队的培养和机制的稳定都需要长时间摸索与积淀,并非一蹴而就。如淡水泉投资成立于2007年,截至2014年已有七年的时间,其管理规模尚不足50亿元,但在201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犹如竹子向下深扎根,长期积累沉淀,才能换来后期的枝繁叶茂一样,长期的专注及专业,方能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 多项政策举措将推出
中国经济必将破浪前行
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量 上半年服务贸易
塞上江南灵武 醉美山水梧桐
C财经|一文速读:国家育儿补贴谁能领?
人形机器人化身“职业技能高手”:在世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
稳定币,稳得住美元霸权吗?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天山明珠耀丝路 哈密逐梦谱新篇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