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11月13日,沪股通已经连续19个交易日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这是沪港通2014年11月17日开通以来最长的净流出周期,外资借道沪港通累计撤出资金超过245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沪股通资金继续呈现净流出状态,当日流出资金约为0.1亿元,每日额度剩余资金约为130.10亿元,总余额约为1792.48亿元。港股通当日资金流入6.65亿元,每日额度剩余资金98.35亿元,总余额为1582.00亿元。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市场经过近一年的反弹,估值以及调整压力在进入三季度后明显高于港股市场,使得前期获利的境外资金在兑现收益后选择迅速离场。同时,A股市场在今年三季度一度暴跌,使得内地政府采取多项限制措施进行维稳,但同期的港股市场则表现更为灵活,这也导致了部分资金选择退出A股市场,进入港股市场寻找投资机会。
“另外,随着美联储12月份加息概率的逐步增大,导致美元升值,这也会对人民币资产投资带来一定冲击。因此,部分境外资金需要借助沪港通平台从A股市场撤出。”杨德龙表示。
今年11月17日,沪港通将迎来周岁生日。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在万众期待中正式开通。根据内地及香港证券监管机构的安排,沪港通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并设置每日额度。其中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美元,每日额度为130亿元。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但在这一年里,沪港通却没有完全按照此前市场预期的那样运行,交易规模更是低于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17日以来,沪股通累计成交15305.36亿元,日均成交67.13亿元,单个交易日最高成交纪录为今年7月6日的233.88亿元。港股通累计成交7382.71亿元,日均成交32.96亿元,单日最高成交纪录为今年4月9日的260.91亿元。而同期A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金额高达1.07万亿元,沪股通日均交易规模仅相当于A股市场日均交易额度的0.63%。
著名财经评论家温鹏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导致开通一年以来沪股通交易规模低于市场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地的交易制度和交易习惯不同。
温鹏春认为,从A+H股溢价套利来看,尽管部分港股具有吸引力,但港股市场的活跃度明显较低,因此也导致了交易规模的减少;加之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以及A股市场6月份以来所出现的震荡,导致投资者情绪出现回落;而宏观面经济放缓的新常态,也间接导致了交易规模的减少。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 多项政策举措将推出
中国经济必将破浪前行
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量 上半年服务贸易
塞上江南灵武 醉美山水梧桐
C财经|一文速读:国家育儿补贴谁能领?
人形机器人化身“职业技能高手”:在世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
稳定币,稳得住美元霸权吗?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天山明珠耀丝路 哈密逐梦谱新篇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