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内正在干燥的“老茶婆”。新华社记者 程睿泽 摄
以“红、浓、陈、醇”及独特的槟榔香闻名的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包括杀青、揉捻、堆闷等一系列工序。近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六堡茶制作工艺也是此次申遗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近年来,广西不断推动茶产业纵深发展,有着千年历史的六堡茶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传统制茶工艺的六堡茶虽然受到市场喜爱,但因为制作周期长、口感不一等问题,产业发展一直是短板。
“手工制作一天加工不到100斤,这样的效率,产业是做不大的。”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爱云说。
“我们在生产环节上下功夫,改良生产设备。”谭爱云说,多年来,经过对设备生产流程和口感调试不断改良后,一条传统工艺的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在她的茶厂里投产。通过对茶叶进行分拣,再机械化揉捻、堆闷,自动化生产线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六堡茶的风味,一天的产量也达到2000斤。“以前茶叶收购季,请30个工人都忙不过来,现在只要3个工人,一天就可以加工1万斤的鲜叶。等明年订购的12台揉捻机到货,一天的春茶加工能力就能增加到1.5万斤。”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的传统工艺六堡茶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程睿泽 摄
在苍梧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广西农垦茶业集团的一条传统工艺生产线刚刚组建完成。“生产线是完全按照传统工艺的流程来打造的,光是杀青后堆闷就要30到40分钟,因此传统工艺六堡茶从鲜叶进去到制作完成起码要24小时,通过自动化生产,一年产量能够达到400吨左右。”集团生产经营部经理黄佑红说,这条生产线在来年春茶收购时就能投入使用。
近年来,广西积极构建六堡茶全产业链体系,茶产业从小到大不断蓬勃发展。在产业源头上,梧州市启动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大会战,推动规模茶园建设,同时致力于六堡茶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六堡茶全产业链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当前,梧州有茶园20.43万亩,年产六堡茶2.5万吨,综合产值约110亿元。
苍梧县委副书记马士成说,传统工艺自动化生产线对促进六堡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一步,我们还要积极探索‘茶文旅’模式,让茶产业造福更多的种茶人、制茶人和饮茶人。”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 多项政策举措将推出
中国经济必将破浪前行
青年企业家系列学习交流活动走进浙江强
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量 上半年服务贸易
塞上江南灵武 醉美山水梧桐
C财经|一文速读:国家育儿补贴谁能领?
人形机器人化身“职业技能高手”:在世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
稳定币,稳得住美元霸权吗?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天山明珠耀丝路 哈密逐梦谱新篇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