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必将乘时代大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对标世界三大著名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建设重点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中,“9+2”城市群正加速融合发展,聚焦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教育创新等发展重点,正铺展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
乘湾区发展之春风,以全球视野和多元视角,中国世界青年峰会将落地创新创意之都深圳,和世界青年们共同探讨如何为创新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含义。我们将凝聚海内外优秀学子的磅礴力量,一同开启追光逐梦之旅。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在全球信息化的大浪潮之下,科技创新领域必将会在全球四大湾区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占据重要位置。
纽约湾区在当地政府出台的大量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强化着城市创新力和包容力,吸引着高层次科技人才积极参与到湾区创新建设中。
旧金山湾区作为世界IT产业和科技创新的圣地,高科技产业聚集发展始终是旧金山湾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技术创新也是东京湾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东京湾区汇集了高度发达的产业体系,形成了高质量科技创新企业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核心城市,不断增强对周边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目前,粤港创新走廊已连接起深港,珠澳,广佛三个极点,并加快创新平台和物理载体建设,将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数字经济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开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科技+金融=优质产业生态
当前,全球各大湾区的产业发展都呈现出科技与金融交汇的特征。
纽约湾区享有“金融湾区”的声誉,创业生态系统和风险投资氛围十分浓厚,哺育着其“金融+科技”的产业生态圈。
旧金山湾区拥有先进的科技金融和科技创业产业链。在硅谷工作的科技人员通常身兼数职,他们常常既是科技人员,也是企业创始人,或是风险投资人。
而东京湾区则全方位引进科技人才,通过收购,入资国外实验室或企业,不断完善东京湾区创新产业生态系统。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产业,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联动效应带动湾区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相比世界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已具备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正加速形成区域产业一体化布局,促进产业优良循环。随着大湾区产业合作的推进,通过创业空间和资源共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推进“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正助力乘风破浪的优秀青年们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又该如何继续积聚产业势能,赋能人才发展,促进城市协作,引领创新浪潮?本届中国世界青年峰会,也将重点关注青年双创和资本赋能话题,和世界青年们一同探讨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资本应如何充分融入青年创新历程,助力青年扬帆。
科技教育,启智英才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希望。随着数字技术能量的持续释放,高层次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必将凝聚起更磅礴的青年力量。
放眼全球湾区,纽约湾区作为美国东部的教育重镇,鼓励以高校为主导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麻省理工学院是最早推行高校与企业、政府合作的研究型大学,支持师生们利用高校资助项目的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创业。
旧金山湾区,在1951年,由“硅谷之父”特曼教授提出并建立了斯坦福工业园,鼓励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创办企业,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人才流动。
东京湾区则建立了全面、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效支撑湾区内以及全日本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建设有效的海外科技人才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吸引海外青年科技人才回国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科技人才政策。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将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大学集群战略经验,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教育体系,更将营造更宜居宜业的环境,立足产学研一体化,打造“无国界”的人才流动模式。
今年,中国世界青年峰会将秉承吸引人才,赋能人才的宗旨,为优秀世界青年搭建沟通桥梁,并以中国世界青年的创意交流为载体,促进更多世界青年们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之中。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