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全国一盘棋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着力在三次产业突出发展重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五五”时期,民族地区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不断积蓄发展能量、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强经济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就,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更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2年至2024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从5.85万亿元增至14.19万亿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交通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江河湖泊生态实现根本性改善,民生福祉获得显著改善。民族地区420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步入发展最好、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在国家农牧业发展政策支持下,民族地区全面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了粮食产能、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在做优做强特色农牧业产业集群方面,各地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内蒙古形成了乳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广西成为国家排名第一的食糖基地和水果基地,宁夏的葡萄酒、枸杞深加工产品产量保持全国首位,新疆着力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西藏加快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位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的贺兰红酒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民族地区分布着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能源产业发展关乎全国绿色能源转型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当前,民族地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了“西电东送、北煤南运、西气东输、东数西算”的要素流动格局,并不断加大跨省区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提升清洁电力输送能力;重点发展稀土产业、新材料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等,积极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绿色新材料的产业集群;依托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对扩大就业、促进消费、富民惠民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十五五”时期是民族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期。民族地区既要直面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更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加强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加快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航拍猴桥口岸联检楼和国门新村。董正东 摄
加强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显著推动了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大差异化政策支持力度,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振兴发展。“十五五”时期,民族地区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党和国家政策帮扶下,不断优化经济社会整体布局,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推动形成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十五五”时期,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持续壮大优势产业,统筹产业优化升级,打造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园区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产业,推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打造重要支柱产业,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培育发展开放型经济。我国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加快边境地区开发开放,对于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稳定周边环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十五五”时期,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其他省(区、市)的全方位合作。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对接,统筹铁路、公路、电力通道规划布局,大力推动主干网、区域网和互联互通网建设,形成通达国内、联通国际的现代化交通运输大通道。加快构建以航空物流、航空维修制造、临空高新技术、临空商务、国际贸易为支撑的临空产业体系,打造国际贸易新高地和国际消费新商圈。发挥交通运输网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强与通道沿线省(区、市)产业互动和产能合作,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一处装机100万千瓦的光伏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杨耀中 摄
大力推进信息通信业发展,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当前,算力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是各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必争高地,随着各国逐渐加大对算力基础设施的布局规划力度,算力的战略作用越来越突出。“十四五”期间,在全国统一的算力网络建设中,尤其是我国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以来,民族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已形成一定优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十五五”时期,民族地区要继续推进算电协同发展,深入开展算力的东西部协作,积极参与上游IT软硬件设备、中游算力网络及平台、下游应用场景全产业链条发展,打造服务全国的绿算保障基地、数据加工基地、大模型训练基地。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发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谋发展,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增强经济和社会韧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渗透破坏活动呈加剧之势。“十五五”时期,民族地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守好社会稳定底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
(来源:“国家民委”微信公众号 作者:丁赛,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与AI共“绘”一幅画,来感受一下
北京:“古都之脊”绽新彩 老城发展添活
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几个着力点
从81到282!北交所四周年,总市值破900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
筑牢团结奋斗根基 在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
国家统计局发布重要数据
一觉醒来,又创造纪录了!
重大突破!填补关键环节空白
53.2%!中国占比首次过半
七部门发文 加强脑机接口产业专业人才培
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服务体验持续改善—
原来,孙悟空真有其人
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
天纵集团助力边疆振兴,产销盛会绘就振
乌鲁木齐的民族团结新叙事
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这里吹响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角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四)勇
1 9 3 1 9 1 8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