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湖北丰庆源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喜获“2014年襄阳市企业百强”称号,2014年,该企业创产值6.5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500多人。截至去年年底,该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210家,工业总产值711亿元,其中乡镇企业115家,工业总产值450.3亿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54%和63%,为襄州区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夯实了基础。而乡镇商会的建立和带动,是镇域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源头活水。
多年来,襄州区县域经济发展迅猛,但镇域经济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曾一度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短板”。如何利用统战优势,加强对乡镇非公经济人士的管理和引导,使其整合为推进镇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起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深思。随着统战工作的延伸,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难题,襄州区决定在所有的镇(办)全部建立商会组织,区委还将基层商会建设纳入全区统战工作年度考评细则,对各镇(办)商会建设实行“一票否决”。
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各镇商会全部成立,网络乡内乡外大批非公经济人士。针对不同情况,区委统战部分别引导各商会通过采取“抱团取暖”、“回归创业”、“以商招商”等方式,带领非公经济人士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朱集镇商会10名当地房地产和建材生产加工老板,面对房地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行情,联合组建了湖北森德润投资有限公司,形成集房地产综合开发、建筑施工、房产销售至物业管理的当地房地产龙头企业,每年创税千万以上。龙王镇商会大力开展“回归工程”,将本镇在外创业的40名成功人士全部纳入商会理事,创办回归创业园,吸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返乡投资创业。在沿海经商多年的商会理事张建忠,投资1.2亿元在回归创业园创办了湖北康翔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去年6月正式投产,预计年创利税520万元,解决当地就业人数400人。据统计,目前襄州各镇商会引进规模以上回归创业企业55家。
党委、政府充当商会“保姆”,为商会提供“绿色通道”,优化商会企业经营环境。党委、政府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全区千家乡镇非公企业,为企业发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增强了对企业发展的信心。据了解,仅今年上半年,当地机关干部为乡镇非公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280条,帮助解决发展难题95个。
商会更是细致周到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融资、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服务。双沟镇商会设立了320万元青年创业者帮扶原始基金,为困难会员企业和青年创业者进行“输血再造”。柳编出口基地的程河镇商会,引导会员企业拓展国内外柳编市场,商会协助麾下襄阳工艺品有限公司等4家柳编企业、61个营销大户和柳编专业户统一注册了“金河”牌柳编商标,并利用商会网站等平台收集、整理和发布全国柳编市场信息。在镇商会协助指导下,目前程河柳编制品已发展到6大类500多个系列1万多个花样品种,产品远销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镇2.1万农民编工年人平增收5000元。
与此同时,区委以商会为单位,对乡镇千余名非公经济人士分批次进行了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轮训,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各镇商会非公经济人士致富思源,纷纷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朱集商会每年捐助本镇优秀的家庭困难大学生,每人每年可获定额帮扶5000元,目前受益的朱集大学生达300名。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襄州各镇商会非公经济人士为本地扶危济困和城镇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资总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