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国商会 (AmCham HK) 2015年度中国研讨会于九月一日在香港四季酒店成功举办。本届研讨会邀集十九名知名跨国公司的亚太区或者全球首席执行官分享他们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真知灼见。
美商会主席李国维先生 (Peter Levesque) 表示,“人们传统上所认知的中国常态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已经发生了尤其显着的变化,而此时正是举办本届中国研讨会的最好时机。”
定义中国经济“新常态”
来自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高级顾问兼费和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张克斯先生 (Christopher Johnson) 发表了开幕主题演讲,他从经济政治的视角审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各个方面。
张克斯先生谈及中国领导层风格和优先考虑事项的转变,比如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反腐败行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从传统的治理机构转变到加强党的角色以及党在管理国家日常事务中的参与度,这是真正的改变。
张克斯先生指出在近期的市场动荡时期,中国领导层出台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存在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并有上升趋势。“在改革中他们多次提到摸着石头过河。但我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觉得面对市场和货币贬值的困难,你要么就潜水入河底,要么就被下一个浪潮淹没。”他说道。
关于中美竞争关系,张克斯先生指出使中美关系复杂化的因素每天都在增多。然而在中美关系之间仍存在着乐观的部分,通过加深两国交流,维持良性对话,中国有机会真正改变目前的紧张态势。他说:“双方能做的就是打我们一贯擅长的经济牌,中国能在这方面做出他们宝贵的贡献,而且他们应该意识到他们的历史盟友 -- 美国企业界在这个关系当中一直体现出来的重要性。”
中国企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午餐会主题演讲中,麦肯锡亚洲区前主席欧高敦先生 (Gordon Orr) 则分享了中国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影响,以及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的风险。欧高敦先生留意到在服务行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之间存在的问题。多数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和消费者都没有看到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但走便宜路线并不是最好的策略。
欧高敦先生还指出,在不远的将来,大部分行业希望达到效率最大化的话,科技创新将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因素。同时,他也看到企业内部管理需要不断追求卓越,才能脱颖而出。
他表示,可能影响到中央和省级政府公信力的其他挑战还包括劳动力问题,城市发展问题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因制造业淡出而造成的经济萎缩。
然而,欧高敦先生表示中国仍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家。“中国有人才优势,他们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他说,“中国需要培养全球性的企业领袖,而这个过程将带来不少乐观因素,比如经济增长的弹性,社会的顺应能力,以及政府发现新问题的应变能力......到最后我们创造的是一个更强劲的经济体和一个更强大的社会。”
四个分组论坛的主题分别为:
新常态,新战略 外资在中国服务业进一步开放中的角色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商业策略 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中的商业模式创新
演讲者和主持人包括: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高级顾问兼费和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张克斯 (Christopher Johnson)麦肯锡亚洲区前主席欧高敦 (Gordon Orr)冯氏集团主席 冯国经 (Victor Fung)通用电气集团副董事长 庄睿思 (John Rice)毕马威中国区 主席 陶匡淳 (Honson To)路透社亚洲区 首席记者Tara Joseph(主持) 仲量联行亚太区首席执行官何励达 (Alastair Hughes)纽约梅隆银行亚太区主席 利格思(Stephen Lackey)联邦快递亚太区总裁蕙嘉琳(Karen Reddington)《财富》中文版主席及主编 高德思(Thomas Gorman)(主持) 艾亦康工程顾问公司亚太区总裁 乔全生(Sean Chiao)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杰出研究员刘明康(Liu Mingkang)洛克威尔自动化公司亚太区总裁 欧瑞韬(Tom O’Reilly)高盛亚洲投资管理部私人财富管理执行董事罗宾-梅瑞迪丝(Robyn Meredith)(主持) 智威汤逊广告公司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唐锐涛(Tom Doctoroff)友邦保险集团创新主管及区域董事 史蒂夫-莫纳汉(Steve Monaghan)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媒体事务部总裁 Joy Tan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副总裁王翔(Xiang Wang)安达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及前彭博电视主播 蒋多诚 (John Dawson) (主持)
超过250名来自各个行业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观察家,政府官员以及25名以上媒体人士应邀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本届研讨会承蒙以下赞助商大力支持:通用电气,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汤森路透,中新广州知识城,TMF集团,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仲量联行,士林,联合技术;航空公司合作伙伴为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电视直播合作伙伴为CNBC。
在明年中国研讨会召开前的几个月时间里,香港美国商会将会举办系列讲者活动就本次研讨会提及的一些议题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