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7月19日讯,兴业全球基金最新观点显示,近期,随着全球传统避险市场的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债券市场或许迎来投资机会。
数据显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记录新低,荷兰、丹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跌至负值,而在日本,已经有超过90%的国债呈负利率水平。在国债负利率压力下,低风险偏好者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长期债券、新兴市场债券和企业债券,以寻求更高的收益。正如华尔街日报此前所形容的“负利率黑洞”那样,市场对收益率的争夺如同“黑洞”般,把债券收益率带往更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方向。
利率,对投资者而言曾经意味着“钱生钱”。但是自2009年7月2日瑞典央行宣布降息,隔夜存款利率便下降到-0.25%,负利率的出现,存款不仅无法生钱,反而还要付给银行利息,简单的说存款变成了赔本生意。但从各国央行的视角考虑,负利率可以迫使企业和居民减少存款,达到鼓励借款、刺激投资与消费,从而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
负利率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刺激经济的功用。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瑞典央行实行-0.2%的存款利率政策,带来的直接效应是通货膨胀率由负值上升到近3%,失业率指标也开始下滑。因此,当各国央行无法发行货币,推行低利率甚至负利率,就变成一种简单又粗暴的刺激政策。但负利率不一定全然有效,2011年瑞典经济又再度面临下滑,即便央行从2014年7月至今,又推动了一次力度更大的负利率政策,但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却未能回到以前的水平,本轮负利率政策效果不如预期。
当今各国的负利率政策隐含着许多未知数,历史上从未有任何时期经历过如此大规模和长时间的负利率环境,各方金融专业机构也为此提出警讯。首先,有金融监管机构人士指出,银行业不仅将无法有效扮演金融媒介与风险定价的角色,还可能变成社会风险堆积的温床。由于负利率政策意味着银行自掏腰包借钱给企业和个人(即借款人),借款人不仅不需支付利息,银行还提供相应利息鼓励借贷,对于银行业来说绝对不是一门好生意,此举将会严重的消减银行的盈利能力,而脆弱的银行体系将无法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复苏。其次,在负利率环境下,各路资金将积极寻求其他正收益资产,导致各类债券收益率大幅下滑,形成所谓“负利率黑洞”的引力效应,加剧债券市场风险积累,形成资产泡沫。
中国市场虽然离负利率环境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各国央行未来继续大规模“放水”已是市场的共识。有金融机构预测,随着“英国脱欧”各国央行将加大宽松货币程度,中国央行下半年有降息可能。同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实体经济去杠杆、去产能的压力仍在,资产荒的预期不变。虽然上半年债券市场由于信用违约带来一定恐慌,但随着违约事件常态化,市场将重回宽松货币和资产荒的投资逻辑,下半年的债券市场或许能迎来小牛市行情。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中国经济必将破浪前行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2025全国民营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河南发文支持就业!归集重点产业企业用
同比增长5.3%!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第二
“调研不是走过场,是沉下去、扎进去”
2025年上半年河南经济形势分析暨全年展
A股迎利好,财政部最新通知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全国工商联与中国建设银行召开2025年推
天山明珠耀丝路 哈密逐梦谱新篇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